行业动态
中国生产了世界一半以上的原始钢,一支圆珠笔的笔芯,却还要从国外进口。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些问题“宣战”: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
“‘品质革命’直指中国制造业核心问题!”“质量就应该成为核心竞争力!”“‘革命’二字让人振奋,给人力量!”……“品质革命”的号召已经发出,全国政协委员们热切回应,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路线图越发清晰。
质量提升是量变“品质革命”是质变
3年多前的“马桶盖”热,让很多委员记忆犹新。10天时间,45万中国游客在日本花了近60亿元人民币购买马桶盖、电饭煲、电吹风机、保温杯等。“世界工厂”为何做不好一只小小的马桶盖?一时间,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反思与争论此起彼伏。
2017年2月23日,小小的马桶盖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质检总局在浙江台州正式启动全国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攻坚计划,打响质量提升行动第一枪。
据了解,去年,仅质检系统就在全国范围内聚焦12项重点产品和10个重点服务行业,同时结合各地实际确定130个门类、198种重点产品,运用各种质检手段,动员社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提升质量水平。特别是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一场声势浩大的质量提升行动在全国开展起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去年报告中的“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调整为“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一词之变,反映了我国对质量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升质量的行动愈发深入。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看来,只有全面深入地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一个行业一个行业抓质量,一个产品一个产品抓质量,才能迎来中国制造品质的全面提升,才能实现真正的“品质革命”。“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品质革命’则是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带来的一场质变。‘革命’二字说明中国制造的变化应该是翻天覆地的。”
每个行业、每个产品都要瞄准世界最高水平
今年央视春晚珠海分会场取景港珠澳大桥,绚丽的光影技术和创新的前沿科技,将港珠澳大桥打造出一幅梦幻绚烂的盛大场景。港珠澳大桥是世界建筑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是我国交通项目高品质的典范。
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感慨地说:“港珠澳大桥从一开始就以‘品质一流、世界一流’为目标,瞄准世界最高桥梁建造标准,立志要做一个为中国争气的工程。如果中国的建筑工程都像港珠澳大桥工程一样,始终瞄准世界最高标准,十几年不忘初心,始终坚守高品质,那中国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建设强国。”
建筑工程如此,制造业同样如此。始终瞄准国际最高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明确要求,也是委员们为“品质革命”列出的实现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介绍,目前在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有对应关系的领域,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达到85.47%。另外,我国提出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不断增加,近两年制定的数量可达到世界前5位,仅2017年就有119项。
“我们要鼓励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产品都要瞄准世界最高水平,缺什么补什么。技术不行就研究技术,人才不够就引进培养人才,设备不行就研制设备。如果多数企业都能达到国际最好水平,那我们就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也特别强调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的重要性。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表示,虽然“品质革命”是针对中国制造业,但要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品质革命”对其他领域同样重要。“进行‘品质革命’,必须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到‘领跑’,在不断创新、提高中国标准的过程中,实现一场场‘品质革命’。”
品质文化 至高至美至精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政府工作报告连续3年提及工匠精神。委员们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品质文化,是“品质革命”不可缺少的“软件”。
全国政协委员、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认为,“品质革命”是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关口,中国制造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自我革新。“‘品质革命’应该包括质量发展政策、质量技术与质量管理理论创新的变革,还应包括质量技术、标准、理念、品牌和文化等多种要素的融合推动。”
苏权科认为:“‘品质革命’的内涵不仅应该包含能用数字衡量的质量指标,还应该包含不能用数字衡量的品质文化。”
“‘品质革命’需要我们回归至高至美至精的工匠精神,需要我们凝神聚气,只有让每个人都做到极致,我们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才能有更多高品质的产品,才能真正成为制造强国,让‘品质革命’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李三旗表示。
让创新为“品质革命”加油助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驱动力。委员们认为,“品质革命”离不开创新的加油助力。
方向认为,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未来方向不仅要让“中国制造”成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更应该融合一些新的科技元素、新的消费理念、新的商业模式。“曾经的诺基亚手机质量堪称一流,即使从3楼摔下来依然可以使用。但现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正从‘有’向‘优’升级,从温饱向小康转变。耐用禁摔的手机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融入更多创新元素、让消费者拥有更美好体验的手机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对‘优’的需求。”
委员们认为,创新的落脚点不是追求高大上,而是让客户和用户拥有更多的品质获得感,要从产品思维转换到客户思维,按照市场、客户的需求,一点一点改进技术,逐步创造可观的市场空间。
未来,让“品质革命”的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